看到大家在集团25周年征文中讲到的那些感人故事后,我的眼前也涌现了好多生动的画面,让我感动,并陷入深思,突然间,我产生了也要写篇纪念文章的冲动。
![海天集团25周年 | 海军:海天人那浓浓的战友情 海天集团25周年 | 海军:海天人那浓浓的战友情]()
我们在公司,叫员工为家人,这不仅仅体现着温情,更是员工间平等的象征。而我对那些长期和我一起共事的同事们,常常称呼他们为我的战友,这是一种浓厚的感情,是因为一直共同面对困难、艰辛、打击下的互勉激励,是因为一直共同拥有梦想、原则、价值观下的拼搏奋进。
我知道有员工在背后叫我老板的、老大的,甚至老海的,但是我不喜欢这些称呼,我就是个习惯正统职业氛围营造的人。也许有人说这是古板,我才不这样认为,我很坚持并很享受这种职业化团队的感觉,我对于那种称兄道弟的氛围,有天生的别扭感。所以若有人在公司称呼“老板、老大”什么的,被我听到,都会受到严厉批评。
职业化的氛围,不是没有同事间的感情,我恰恰认为,同事间需要的是那种很纯粹的感情,这有利于我们团队氛围的单纯。这25年来,海天内部没有派别,没有互相的攻击斗争,常常有离职的人员再聊起来,他们竟然会一致的谈到,在海天时,那种单纯简单同事之间的关系,是最让他们留念的。
不能以为海天人是因为单纯而一直单纯着,其实是海天人是因为一直选择坚持单纯而单纯着。我曾解释道,我们又不傻,我们的单纯不是傻,是一种价值观的坚守。这相当不容易,因为表露在外的聪明,一向是简单且富有惯性。但坚持真诚相待、宽容接纳的单纯,是需要 较强定力和自我反省的能力。这样坚持下形成的氛围,最后会产生排异效应,以至那些不和我们这种价值观匹配的人,不是自己主动离开,就是被淘汰出局。
也许最初是我一个人的价值观坚持,但随着海天发展,它成为了海天人共同的坚持,乃至于更加促进了我去坚守。
![海天集团25周年 | 海军:海天人那浓浓的战友情 海天集团25周年 | 海军:海天人那浓浓的战友情]()
![海天集团25周年 | 海军:海天人那浓浓的战友情 海天集团25周年 | 海军:海天人那浓浓的战友情]()
家装是海天的主要版块,这是个链条环节较长的经营业务类型。我们知道越是有痛点的行业,越是机会大,家装就是这样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,又充满着痛苦点的行业。海天这25年来,从公装的区域化发展模式,至2003年趁家装的风起,转型业务开展拓向全国,在这样的快速发展要求下,又因为家装行业的特性,可想而知,我们经历了多少的风风雨雨,那背后又有多少感人的故事发生着。
海天人的战友之情,就是在这样的克难奋进中,在我们的理想追求 中,在这种真诚宽容的氛围中,逐步建立铸就的。
这样的战友情,是有别于普通同事之间的友情,在我感受中,它更是那种被共同打磨、在完全的信赖下结成的友谊。它也不同于亲情,因为它没有那种理所当然和依赖万分的模糊。战友情的感受,更在于战友间因为某种原因有了空间的远离,这种情感的触动将尤其深刻, 并不仅不会因为时间而被淡化,反而如老酒般越发的醇厚。尽管战友之情是在朝夕相处磨合中凝结的,但因为日常紧密的连接,却不至被轻易地触发表达。
我很陶醉这样的感受,也常常深陷其中。所以越是在公司取得了阶段性成绩,我越是会想起那些曾经为了海天的事业而奋斗,后来却因某种原因而远离的同事。这种想念之情,就是刻骨铭心的战友之情。
在创业的初期,我那时还不够坚强,更远没有现在的经验和从容。在遇到困难和打击面前,有时候我会情绪低落,甚至想到放弃,这个时候,是年纪比我们大许多的杨德林经理常常安慰我鼓励我。每每此时,他那曾因车祸受伤而显得有些凶凶的脸上,堆满着温情和耐心,用语重心长的口气慢慢帮我分析;在我为了业务奔跑而疲倦不堪时,是周兴国经理的风风火火,从不畏惧地冲锋向前,让我得以一定的解脱:在我为设计图整天埋头不起时,是比我更加专业的甘工加入,才让我腾出精力去操盘全局。也更不用说二十年如一日的周专了,他常常是自告奋勇地哪里需要去哪里,让我倍感省心。
杨经理后来因病去世,直至现在,我依然会常常想起那个场景,在风雪中,我俩各自骑一辆摩托车,行驶在厚厚的积雪上,跌跌撞撞地去检查工地……每想到此刻,我都充满了对他的怀念之情。
在海天2002年以家装的模式去布点全国时,周兴国成为了集团的副总裁,并长期驻扎在新开发的公司。当2003年十堰海天因出现内部风波,而导致市场口碑滑落至非常低的时候,周总临危受命接手十堰海天工作,立刻展现出了他善于沟通的优点,主动地一个个去拜访材料商和客户,果断地处理各种纷扰难题,整顿风气,迅速把分公司的状态给拉升了起来。周总在工作上忘我的投入,给海天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记忆。他和我性格上的迥异,在创业之初,也形成了工作上完美的互补。
2007年,周总因为集团区域性战略转移,他选择了留在北京,成为一家地产公司副总。我们几乎很少有机会再见到,但是每当海天有新的成就和节日庆祝时,我总会假想若周总现在还在海天,他是不是也感到非常地自豪。有次,偶然间听人讲起他,说他帅气依然,却头 发花白,没有去染。也许他那是另外的时尚样子,可是在我的回忆中,他的风华一直停留在30多岁时的模样,所以那一刻,我突然有一种鼻子一酸的感觉,原来我们已不再年轻。
2003年在襄阳分公司成立时,陈明霞是作为前台客服被招聘进来的。很快就因为她的付出精神和超越的学习创造力,短短一年多后就晋升为集团的副总裁。她在海天的敬业和表率,让她成为众多海天人的楷模。她在海天工作的那九年时间,是公司大发展的阶段,我们并肩作战,亲密配合,常常商讨工作到很晚。
2012年因为公司总部的搬迁,陈总未能继续跟随公司迁移而留家乡,我很长时间未能适应不再和陈总一起共事的现实。以至于我有意识地选择去忘记她,很少联系她,更避免去见到她,因为我怕想到我们曾经共同奋斗的日子,让我伤感。直到2015年的集团20周年庆典, 公司特别邀请她作为重要嘉宾出席,见到她时,那种亲密老战友的亲切感,油然而生。她眼睛中也亮亮的,有东西在闪耀。
金红军在2003年9月加入十堰海天分公司当设计师,2005年4月被提拔为分公司总经理,同年9月被调往外地分公司,转战全国三个省份支持了6个分公司的运营发展,2008年回到总公司掌管海天事业部,后又晋升为集团的副总裁。2011年因为家庭原因,申请调回老家十堰,担任十堰大区总经理职务,同时兼任欧伦达装饰总经理。
金总在海天的工作历程,丰富多彩,引人入胜,可谓是海天首次大扩张中最深入一线的见证人。他那勇于奉献、正直忠贞、顾全大局、谦逊低调的品质,一直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。金总虽然调到分公司,但每当集团有重要的人事任免和重大的战略调整,我都会第一时间电话他,提前告知或征求意见。我并不认为这仅仅是一种尊重的形式,而是每当这样的关键决策时,我需要得到有着深厚战友情的金总给予我坚定的支持和理解,让我获得更大的信心。
在我办公室里,有一张2006年元月在三亚沙滩上高管峰会的合影照,上面有杨经理、周总、周专、陈总,也有金总、余总和叶总等,那时候的我们,散发着年轻阳光的朝气,现在的我们,显现出成熟坚定的自信。
越是时间过的久远,在海天重要的纪念日,我越是会想起那些战友们,想起他们的好,想起他们曾对我的帮助,想起他们对公司做出的贡献,想起在海天一起的奋斗、一起的努力、一起经历过的波折。甚至想起那些我和他们争执的细节,好像都是一种非常的怀念。
![海天集团25周年 | 海军:海天人那浓浓的战友情 海天集团25周年 | 海军:海天人那浓浓的战友情]()
![海天集团25周年 | 海军:海天人那浓浓的战友情 海天集团25周年 | 海军:海天人那浓浓的战友情]()
海天后来有高管出去自己创业,为了生存,他们挖老东家墙角,对海天是造成了一定伤害,也让我感情上很受伤。 毕竟原来天天与之互动,公司无私地去培养并给予他发展的平台,但现在却用公司的经验、拉公司的人,这确实让我们难以接受。
我在那最初被背叛的行为中,会有懊恼情绪以及反击行动。可是时间久后,我恢复了平静,我认识到,我的重心应该专注于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强化,我的注意点应该更加地去感恩那些一直坚定同行的人。
而在他们创业一年后,就基本上把原有挖取的海天资源给耗光殆尽了,因为海天实际上一直在不断地创新。所以在此两年后,我对他们的感受悄悄地有了变化,竟然时常想起他们曾经的好。他们留在公司纪念墙上的照片,我会要求保留,他们在海天原来的文章,我有时候会翻出来看看。他们也是我曾经的战友,也许我受伤过,但让我觉得重要的是,海天的今天,也有他们的付出和贡献。那真切留存在我记忆中的,是和他们曾经也亲密无间地拼搏的过往。
现在,我更加地珍惜为了企业的理想,无论艰辛,无论打击,一直在坚持,一直在努力的海天家人们。我感恩于他们的忘我付出,我欣慰于他们的不断创新,我激动于他们的成就展现。我们要共同努力的路还有很长,我尽管是率领大家前行的集团董事长,却依然是一名普通人,我依然会犯错误,依然会有情绪,也依然需要大家的鼓舞和勉励。因为有这样战友般情谊的海天家人相伴,再捉摸不定的市场变化,我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。
人生的路很漫长,我们须抓紧学习,提升自我,创造更大的价值。人生的路也短暂,我们要真诚相待,携手前行,簇拥珍贵的友情。